这东北亚的天,怕是要变了。
十月一号,美国陆军有个叫丹尼尔·德里斯科尔的官员,在首尔边上开了个记者会,当场就扔了个炸雷:以后驻韩美军不光是防着朝鲜,还得腾出手来,对付所谓的“中国威胁”。
这话说得斩钉截铁,空气当场就凉了半截。这不光是打脸,简直是把刚上任不久的尹锡悦政府架在火上烤。美国人这是亲手在给中韩关系挖坑,还是个不见底的深坑,而韩国,正被连拉带拽地推到坑边上。
矛头悄悄调了向
以前咱们聊驻韩美军,跟驻日美军总得分开看。日本那些基地,特别是冲绳,那就是个进攻的矛头,对着整个印太地区,美国想在台海搞点事,飞机基本都从那儿起飞。相比之下,驻韩美军过去一直挺“内向”的,任务单一,就是防着半岛出事,主打一个防御。可现在,味儿全变了。美国人这回连装都懒得装,动作快得吓人。九月底,美军刚宣布在群山空军基地塞进一个MQ-9“死神”无人机中队。这地方离咱们山东半岛才多远?几百公里。这玩意儿能一口气飞三十多个小时,等于把监控直接架到了咱们家门口。装备刚到,官员后脚就出来喊话,这套“先斩后奏”的把戏,摆明了就是逼韩国把这苦果咽下去。
喊破喉咙的自主梦
首尔当然不痛快。韩国国内一直有股劲儿,想在美国盟友、朝鲜同胞和中国邻居之间找个平衡。尹锡悦政府就算再亲美,也架不住国内这么大的压力,只能高喊要走“自主国防”的路。口号喊了,钱也砸了。韩国国防预算蹭地一下涨了8.2%,号称要砸六十多万亿韩元搞无人机、隐身技术这些硬家伙,最关键的是,要“收回作战指挥权”。听着是挺提气,可现实冰冷得像块铁。韩国吹上天的“国产”KUS-FS无人机,翅膀张开二十五米,看着挺唬人,可造翅膀的关键材料,碳纤维,自己造不出来。导航系统更是死穴,全靠美国GPS,真打起来人家信号一掐,它就是个睁眼瞎。还有那个被寄予厚望的“玄武-5”导弹,是能扛着八吨重的弹头,可离了预先修好的水泥墩子就动不了。哪像咱们的东风快递,打了就跑,它只能当个活靶子。这钱花得,更像是一种姿态,离真正的“自主”,还差着十万八千里呢。
一纸旧约锁喉咙
韩国为什么这么被动?根子在一份几十年前的老黄历里。1966年签的那份《驻韩美军地位协定》,就算改过几次,那不平等的骨架子就没变过。最戳心窝子的例子就是2002年,美军装甲车轧死俩韩国女中学生,最后呢?肇事的美军士兵让美军自己审,判了个无罪,拍拍屁股回国了。韩国连追责的权力都没有。今天的局面,和当年的霸道简直一模一样。按照协定,美军执行公务,韩国政府根本插不上手。美国把无人机往群山一放,就把韩国顶在了中美对抗的最前线,可韩国手里,缺一张能管住对方的牌。尹锡悦政府高喊“自主国防”,何尝不是想用这个当筹码,从这份旧协定里抠回一点点尊严。
冰与火的双重炙烤
美国这步棋,让韩国瞬间掉进了冰火两重天。朝鲜的反应最快,十月四号,金正恩就在武器展上放话,美军再拱火,朝鲜就要搞军事技术反制了。这简直是天大的讽刺,当初驻韩美军的借口是防朝鲜,现在为了盯中国部署的武器,反而把朝鲜的炮口又引到了自己家门口。另一边,中国的反制才是韩国真正承受不起的。驻韩美军的用途一旦扩大,三天两头飞过来搞侦察,那这些基地的性质就彻底变了。到那时候,它们就不再是单纯的防御设施,而是顶在咱们脑门上的枪口。中国对韩国没恶意,但绝不会容忍别人借着韩国的地盘来威胁自己。这些基地,必然会成为我们导弹瞄准的重点,一旦有事,很可能在第一时间就被从地图上抹去。美国人是想把韩国绑上战车当炮灰,但这笔账,韩国人得自己算清楚。
结语
最要命的,还是经济。今年上半年,韩国对华贸易逆差就快两百亿美元了,半导体堆在仓库里卖不出去,新能源产业八成以上的原料还得靠中国。之前咱们只是加强了点原料审查,韩国几家电池厂就差点停工。美军嘴上喊着“威慑”,可拳头落下来,疼的是韩国的经济,是成千上万个韩国家庭的饭碗。美国人自己心里也门儿清,MQ-9这种飞得慢、不隐身的无人机,连也门的胡塞武装都打下来二十多架了,在布满预警机和电子战部队的黄海,它能翻起什么浪?说白了,美国就是“借壳造势”,用韩国的地盘刷存在感,把盟友绑得更紧,让大家一起分担它的战略成本。在这场大国棋局里,韩国名为盟友,实为棋子,还是顶在最前面的那颗。首尔还在苦苦支撑,既不敢真跟美国翻脸,又怕被彻底拖下水,只能在夹缝里喘气。可惜,棋盘上的棋子,命运从来由不得自己。
配资门户官网首页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