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年的土超才打了6轮,好像就已经没啥看头了。 加拉塔萨雷又是一波摧枯拉朽的六连胜开局,进球刷刷刷地进,仿佛对手都是纸糊的。
但一转脸到了欧冠赛场,竟然被德甲的法兰克福5-1暴打,场面那叫一个惨烈,甚至自家后卫还忙中出错灌进了两个乌龙球。
看加拉塔萨雷在土超打球,有时候会觉得他们是不是在玩一款难度调成了“简单”的游戏。 新赛季前六轮,他们交出的成绩单是全胜,并且疯狂打进了18个球,场均整整3球的“最低消费”,防守也只丢了2个球,完成了4场零封。 这统治力,听起来就有点吓人。
他们阵中云集了众多名声在外的球员。 锋线上有伊卡尔迪、奥斯梅恩和萨内,这三位都曾有过“亿元先生”的头衔。 中场还有托雷拉、阿克金等实力干将。 夏天俱乐部更是豪掷1.51亿欧元引援,买断了奥斯梅恩,带来了萨内和京多安。 这套阵容放在土超,确实有点像“降维打击”。
然而,一离开土耳其,来到欧冠赛场,情况就急转直下。 首轮对阵法兰克福,尽管他们由阿克金率先破门,但之后便全面陷入被动。
技术统计显示,他们的控球率只有42%,传球成功率低至76%(对手法兰克福高达89%),全场仅有2次射正。 更尴尬的是,在对手的高压逼抢下,后防线接连出现两次自摆乌龙,最终1-5惨败。
这场失利清晰地暴露了问题:一支习惯了在国内享受空间和节奏主导的球队,一旦面对欧洲主流联赛球队的高强度压迫和更快节奏时,会显得多么不适应和挣扎。
这似乎印证了此前穆里尼奥的一个观点:土超联赛的竞争环境,尤其是对加拉塔萨雷而言,可能存在某种“舒适区”,甚至被质疑联赛有“过度照顾”某些球队的倾向。 在国内,他们往往能凭借远超对手的阵容实力轻松取胜,但到了判罚更公正、竞争更激烈的欧冠,这些优势便不复存在。
本来,最有希望挑战加拉塔萨雷的是费内巴切。 他们上赛季在穆里尼奥的带领下,曾一度给加拉塔萨雷制造了不小的麻烦,甚至在场面上不落下风。 今年夏天,费内巴切也进行了针对性补强,许多人期待“穆二年”的球队能爆发更强的战斗力。
然而,赛季初俱乐部却做出了解雇穆里尼奥的决定。 换帅后的费内巴切仿佛丢了魂,新帅特德斯科带队的两场联赛,结果分别是2-2和1-1的平局。 联赛才6轮,他们已经平了3场,积分上落后加拉塔萨雷已达6分。
对比之下,上赛季穆里尼奥整个赛季带队也只有6场平局。 穆里尼奥离开后曾表示:“加盟费内巴切确实是个错误。 ” 不知道现在费内巴切的球迷和管理层,看着积分榜和球队的表现,又是何种心情。
加拉塔萨雷的国内强势与欧战乏力,以及其主要争冠对手的“自乱阵脚”,不禁让人思考:一家独大的联赛,对球队真正的竞争力提升是利是弊? 用巨额资金堆砌球星,在国内大杀四方,但到了欧洲赛场却难以突破,这是否是一种“虚假繁荣”?
土超联赛的整体竞争力问题,或许值得深思。 当一支球队长期缺乏真正能撼动其地位的对手,习惯了某种比赛节奏和氛围,一旦走出舒适区,需要适应更高强度和更公平竞争的环境时,那种不适感和落差就会异常明显。
一家独大但外战乏力的联赛霸主,和竞争激烈但能提升球队欧战竞争力的联赛环境,哪一个对足球发展更有利呢?
配资门户官网首页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