之前我总觉得断舍离是“扔扔扔”,结果扔了个没用的烤盘又后悔,转天赶紧再买一个,结果放柜子里又落灰——你说这不瞎折腾吗?直到试了这几个方法,才明白断舍离根本不是硬着头皮甩东西,是慢慢把“多余”的东西从生活里筛出去。
比如减少购物欲这事,我以前刷直播间就忍不住,看见“买一送一”就觉得占了便宜,结果买回来的收纳盒堆在阳台,连拆都没拆。
后来我给自己定了个规矩:加购的东西先放24小时,第二天再看——哎你猜怎么着?
80%的东西我都不想买了!
现在逛超市只列清单,清单外的一律不拿,上个月居然存了三千块,比以前乱买的时候爽多了。
还有每日一扔,不是让你每天搬个大箱子去楼下,是花5分钟扫一圈:茶几上的旧杂志、抽屉里的废电池、玄关的破拖鞋,顺手就塞进垃圾袋,晚上带下去。
刚开始觉得“这点小事至于吗?”,结果过了半个月,客厅的角落居然能放得下孩子的玩具柜了——原来那些“攒着以后用”的小破玩意,才是占地方的罪魁祸首。
用送代替扔更有意思。
孩子的绘本堆了一柜子,我本来想卖二手,结果邻居宝妈说她家孩子正想学认字,直接抱走了半箱。
那天看见小朋友坐在楼梯上读绘本,我居然比卖了钱还开心——东西没浪费,还帮了人,比扔到垃圾桶里强一百倍。
还有我去年买的瑜伽垫,根本没动过,送给楼下阿姨跳广场舞,她现在每天都跟我打招呼,说“这垫子软和,跳得舒服”。
不舍得扔就消耗,这招太适合我这种“抠门”的人了。旧T恤剪了当抹布,擦厨房台面油乎乎的,擦完直接扔,不心疼;过期的面膜拿来敷脖子敷胳膊,总比扔了强吧?还有之前囤的洗发水小样,我每天洗澡都用,终于把那堆小样用完了,柜子里空出一大块地方——原来“消耗”比“留着”更能解决问题。
高频区清理真的是“立竿见影”。
玄关的旧鞋子、厨房的过期调料、卫生间的旧牙刷,这些每天都要碰的地方,清一遍能让家里立刻亮堂一半。
我上周把玄关的鞋架整理了,把半年没穿的靴子捐了,现在鞋架上只放当季的鞋子,出门找鞋都快了十分钟——你说早知道这样,我早该清了!
最后筛选旧物,就是给犹豫的东西“缓一缓”。比如那件穿了三年的卫衣,我总觉得“万一冷了能穿”,结果放阳台一周,根本没想起它。等我再拿起来,居然觉得“这颜色也不好看了”,直接扔了也不后悔。现在我家有个“犹豫箱”,拿不准的东西先放进去,过两周没翻出来,说明真的不需要了——这招治好了我的“扔东西焦虑症”。
其实断舍离不是让家变空,是让家变“对”:留下的都是每天要用、看着就开心的,扔掉的都是占地方、想起来就烦的。你试试每天花5分钟理点小物件,过一个月再看——家里的空间变大了,连呼吸都觉得顺畅,这不就是我们想要的“清清爽爽”吗?
真的,别再硬着头皮扔东西了,试试这些方法,断舍离其实可以很“轻松”。
配资门户官网首页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